“水联网®”支招供水漏损控制
2015-06-25    中国水网    http://www.h2o-china.com/news/226904.html
打印自: 安恒新闻
地址: HTTP://modbus.watertest.com.cn/news/article.php?articleid=2585
“水联网®”支招供水漏损控制

与会人员合影

      2015年6月18日,由E20环境平台、中国供水服务促进联盟主办,瀚蓝环境协办的“走进瀚蓝,探究传统水务企业变革之道”供水联盟第14次工作会议在广东佛山成功召开,来自全国30余家供水企业的代表就PPP、混合所有制改革、落地水十条高标准等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了坦诚开放的探讨。安恒集团水联网公司总经理周晨对于供水管网漏损控制解决方案进行了主题分享。
管网漏水是水十条里面的一个重要内容,供水管网漏损困扰着很多水司,我主要分享一下过去五年成功案例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经验。
背景及问题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估标准,以前是12%的固定标准,现在看来不是非常适合,新标准正在制定中,今年会正式发布。另外重要一点是,现在的管理手段缺失,多数依靠落后的传统技术。不管是自己的检漏队还是外包,随着城市的发展,在管理手段上越来越缺失,水务市场主要问题在于提升管理。


漏损控制及产销差管理的主要路径和方法——分区计量
      分区计量有它的科学之处,当供水规模足够大的时候,必须要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把它控制在每个单元才能把产销差、漏损降下来。做分区计量第一个基础是基础信息要完善,如果你不知道一个小区有多少漏水口的时候,这种分区是没有意义的。
      分区的建设到底怎么来做,包括一级分区和DMA分区。要根据DMA的边界条件和分区原则,管网拓扑结构特点,单一供水、零压实验、连片效应,自下而上逐步实施,供水规模控制。先把一级分区做好。比如北京市按照行政分区好,剩下的进入到每个基础单元,每个DMA单元。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做零压测试,很多公司忽略了这点,觉得它对管网掌握得非常准确,直接拿流量做监测,做完后发现数据没法分析,又发现还有未知的阀门和未知的漏水口没有关掉。连片效应的效果会更好,自下而上,从投入角度来讲,会降低投资压力,通过5-10年的时间把整个供水区域覆盖到。如果我们实现了分区管理,覆盖了整个全流程,一个明显的漏损是非常容易发现的。

管网与水质
      为什么在一些欧美国家的管网可以运行70年,甚至100年以上,而中国最长的管网可能是50年,普遍的是30年?我们怎么来做?DMA可以帮助我们做分区资产管理。我们对每个分区漏损状态进行评估的时候,可以通过未来的大数据告诉水司,什么时候这根管是必须要换掉的,同时给水司计算这种投入产出比。
      回到供水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水质监测,安恒集团总裁万众华先生经常说一句话,水质是1,其他都是0。保证水质是我们的第一原则,否则后面所有的事情都没有意义。我们把每个末端水质做监测,这都是融入在DMA分区里面的,DMA分区可以帮助我们规划和实施日常工作。
      现在国内很多水司开始做分区,大家有一个误区是把DMA管理理解为装了一个流量计,监测了流量,发现了问题就派人去检漏,把这当成DMA。没错,第一个阶段肯定是这样,但是DMA管理是一个综合业务管理的体系,不是一次性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一定是一套完整体系,而且有固化的流程或者固化的IT手段帮你来做这样的管理。

压力管理
      国内水司对压力管理 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原因很多,跟我们的供水模式有关,比如上海是超低压供水,压力空间不多,中国不排除在低时差的地方,靠近水厂的地方,比如城乡接合部、城乡村、城中村依然有压力控制的空间,这种压力控制的空间投入产出是非常大的。
      压力越高,漏损率越大。区域减压有效降低存量漏损,降低压力相关的损耗,减少爆管发生机率延长管网使用寿命,据统计,管网压力降低30%,爆管将降低50%,水司的资金相对来说是有限的,我们要把钱花在最要紧的地方,给客户一个预期的投入产出比。
      我们提出两种方式,包括两点式压力控制和连续式压力控制。两点式压力控制是根据用水习惯,在用水的高峰期和低峰期进行相应压力值的切换。连续式压力控制是根据客户端的实用水量需求,进行实时连续压力调控,做到精细化的压力管理。

结语
      DMA分区是产销差管理和漏损控制的基础单元,做好每个DMA分区,意味着我们将来会得到很好的效果。根据不同评估的结果,根据每个DMA不同的结果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我们要有信息化的手段来帮助我们来做这样的管理,相当于我们要有营销系统来帮我管营销一样。现在有一些企业,用远传系统做DMA的管理,它能看所有远程设备数据做分析,但是它只能提供一个数据分析,后面的管理是没有闭环的,如果没有闭环管理,分析就失效了。产销差和漏损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水司不可能一两年之内花大量的精力把整个分区计量建设好,立刻把产销差降低很大,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每年降低一两个产销差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最后,总结一句话,供水管网是水司最大的存量资产之一,是要持续增量和改造的资产,是具有公益性的城市基础设施,是政府购买服务以效果为导向的PPP模式的实践对象,我们是不是可以与水司讨论,用PPP的模式吸引社会的资金,解决产销差、漏损这样老大难的问题,这是我们可以探讨的一个问题。

参会代表参观翰蓝环境下属第二水厂


本文转自:中国水网

责任编辑: 市场部